成都卫星地图2020版
- 软件大小:2.7M
- 更新日期:2020-07-08 17:40
- 软件语言:中文
- 软件类别:免费软件
- 软件授权:国产软件
- 软件官网:暂无
- 适用平台:WinAll
软件介绍软件截图精品推荐相关文章网友评论下载地址
成都卫星地图2020版是一款国家最新出行的成都高清卫星地图,这款地图能让不在家乡的孩子们看看家乡的街道风景,甚至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家,而且还有非常多的建筑物标志,能让你一看见就想起是自己的家乡,还有非常多的功能在等待着你使用哦!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121下载站了解一番!
成都卫星地图高清版介绍
成都卫星地图高清版是国家地质局发布的最新版卫星地图,这里提供的是它的高清电子版(可打印),想要去成都旅游的朋友,喜欢用纸质版地图的朋友可以下载使用。每一张图片都可以缩小放大哦!
简介
成都,简称“蓉”,别称蓉城.锦城,是四川省省会.副省级市.特大城市.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,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.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。截至2020年,全市下辖12个区.3个县,代管5个县级市,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。2019年建成区面积949.6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658.10万人,城镇人口1233.79万人,城镇化率74.41%。
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.四川盆地西部.成都平原腹地,境内地势平坦.河网纵横.物产丰富.农业发达,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自古有“天府之国”的美誉;是西部战区机关驻地,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,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,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,高校56所,各类人才约389万人;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。
名称由来
“成都”来历,据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,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,取周王迁岐,一年而所居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。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。成者毕也.终也,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,或者说最后的都邑。
建制沿革
早期为百濮地,据《华阳国志》载:“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,有濮人冢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》说:“(楚武王)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,建宁郡南有濮夷,濮夷无君长总统,各以邑落自聚,故称百濮也
位置境域
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,青藏高原东缘,东北与德阳市.东南与资阳市毗邻,南面与眉山市相连,西南与雅安市.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;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°54′~104°53′.北纬30°05′~31°26′之间。2016年,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,市区面积为4241.81平方千米,其中建成区面积931.58平方公里
地形地貌
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,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;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,以深丘和山地为主,海拔大多在1000~3000米之间,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(苗基岭),海拔高度为5364米;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,为岷江.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,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,主要由平原.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,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,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,海拔高度为359米。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,在市域内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.三分之一丘陵.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;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,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,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.门类齐全,分布又相对集中。
气候
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具有春早.夏热.秋凉.冬暖的气候特点,年平均气温16℃,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。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,日照时间短。民间谚语中的“蜀犬吠日”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。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,因此,夏天虽然气温不高(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℃),却显得闷热;冬天气温平均在5℃以上,但由于阴天多,空气潮,却显得很阴冷。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.8两个月,冬春两季干旱少雨,极少冰雪。
成都极端最低气温为-5.9℃,大部分区市县出现在12月,少部分出现在1月。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;次多风向:6.7.8月为北风,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。
土地资源
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。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.丘陵和山地;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.潮土.紫色土.黄壤.黄棕壤等11类;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.园林地.牧草地等8类;平原面积比重大,达4971.4平方千米,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.1%,远远高于全国占12%和四川省占2.54%的水平;丘陵面积占27.6%,山地面积占32.3%;土地垦殖指数高。土地肥沃,土层深厚,气候温和,灌溉方便,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.2%,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.22%,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%以上,远远高于全国10.4%和四川省11.5%的水平。
水资源
成都市降水丰沛,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.72亿立方米,其中地下水31.58亿立方米,过境水184.17亿立方米,基本上能满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的需要。成都市有岷江.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,河流纵横,沟渠交错,河网密度高达1.22千米/平方千米;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库.塘.堰.渠星罗棋布。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达34.5万公顷;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1.5万千瓦。成都地处岷江流域中游,河水主要由大气降水.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,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,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,受人为污染极小,因而水质格外优良,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的要求。
生物资源
成都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,地形地貌复杂,自然生态环境多样,生物资源十分丰富。据初步统计,仅动.植物资源就有11纲.200科.764属.3000余种。其中,种子植物2682种,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.珙桐.黄心树.香果树等;主要脊椎动物237种,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有大熊猫.小熊猫.金丝猴.牛羚等;中药材860多种,川芎.川郁金.乌梅.黄连等蜚声中外。
矿产资源
成都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,种类繁多,分布相对集中,共生矿多。已探明的有铁.钛.钒.铜.铅.锌.铝.金.银.锶.稀土等金属矿产以及钙芒销.蛇纹石.石膏.方解石.石灰石.大理石.煤.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60多种。全市有大小矿产地400余处,多属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。煤炭探明储量1.46亿吨,主要集中在西部边沿山区的彭州.都江堰.崇州和大邑;天然气探明储量16.77亿立方米,远景储量为42.21亿立方米,主要集中于蒲江.邛崃.大邑.都江堰和金堂一带;钙芒硝储量全国第一,高达98.62亿吨,主要集中于新津和双流;多种金属矿产资源则相对集中于彭州。
人口
截至2019年年末,成都常住人口1658.10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25.10万人,增长1.54%。其中,城镇常住人口1233.79万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.41%,比上年末提高1.29个百分点。年末户籍人口1500.07 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24.02万人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2.54%。 中心城区(“11+2”)年末常住人口1090.70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21.90万人,常住外来人口达437万人。
第一产业
截至2018年,成都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9.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3.4%。其中,种植业577.0亿元,增长4.8%;林业20.6亿元,增长6.5%;畜牧业254.2亿元,增长1.1%;渔业32.0亿元,增长6.0%。粮食产量230.3万吨,下降0.7%;油料产量37.3万吨,增长1.1%;蔬菜产量575.9万吨,增长5.9%。肉类产量59.4万吨,下降4.3%。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3.9万公顷,比上年增长1.1%。粮食播种面积38.3万公顷,下降0.7%;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5.6万公顷,增长3.2%。其中,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5.0万公顷,增长0.4%;中药材播种面积1.4万公顷,增长4.8%;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6.8万公顷,增长5.4%。全年农村用电量37.2亿千瓦时,增长1.4%;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4.0%。新建高标准农田43万亩。
第二产业
截至2018年,成都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663.7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7.6%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5%。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中,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14.3%,机械产业增长13.9%,汽车产业增长1.0%,石化产业下降14.5%,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增长11.6%,冶金产业增长22.8%,建材产业增长7.8%,轻工行业增长8.9%。电子信息.装备制造.医药健康.新型材料.绿色食品五大制造业营业收入9705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9%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.3%。其中,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.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.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31.2%.29.6%.19.0%。
第三产业
截至2018年,成都市实现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0%。按消费形态分,商品零售额5901.8亿元,增长9.4%;餐饮收入900.0亿元,增长13.7%。按经营地分,城镇实现零售额6515.0亿元,增长9.8%;乡村实现零售额286.8亿元,增长12.4%。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.食品.饮料.烟酒类比上年增长6.8%,服装鞋帽.针纺织品类增长16.7%,日用品类增长52.2%,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.5%,化妆品类增长13.0%,中西药品类增长15.9%,书报杂志类增长15.4%,家具类增长30.0%。
科学技术
2018年,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71.5亿元。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,面积51万平方米。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52项.国家级科技奖励29项。完成科技攻关935项.成果推广495项,完成火炬计划491项。全年共申请专利107801件,其中发明43013件,实用新型47891件。专利授权57370件,其中发明8304件,实用新型32885件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,比上年增长15.8%。
教育事业
截至2018年底,成都市在蓉普通高校64所,在校学生91.3万人,研究生9.9万人,专任教师5.2万人;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6所,在校学生19.9万人,专任教师9453人;普通中学校609所,在校学生60.0万人,专任教师5.2万人;普通小学校590所,在校学生99.2万人,专任教师5.4万人;幼儿园2528所,在园幼儿56.5万人,专任教师3.9万人。
文化事业
截至2018年底,成都市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129.0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.4%。年末共有博物馆35个,文化馆22个,公共图书馆22个,馆藏图书2292.6万册。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4座,制作广播节目27套;制作电视节目30套。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384.1万户,其中数字电视369.2万户。
体育事业
截至2018年底,全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性和全国性比赛奖牌105枚。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5枚,银牌2枚,铜牌4枚;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30枚,银牌26枚,铜牌28枚。全市有共有体育场地21562个,全民健身路径4962条,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68个。全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人数1080万人次。
医疗卫生
截至2018年底,成都市共有卫生机构10755个,其中医院.卫生院892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个,妇幼保健院21个。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14.3万张,其中医院.卫生院床位数13.6万张。卫生技术人员16.9万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6.2万人,注册护士7.8万人;全年诊疗14513.1万人次
社会保障
截至2018年底,成都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17.9万人,其中参保职工614.9万人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50.8万人,其中参保职工655.0万人。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173.3万人。全年2.5万城镇居民.8.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,保障资金投入7.0亿元,其中投入农村5.2亿元。年末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13个,拥有床位3.5万张。有社区养老设施2089个,拥有床位3.0万张。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206处,社区服务中心354个
基础设施
截至2018年底,成都市建成区面积931.6平方千米,共有铺装道路面积1.2亿平方米。自来水供水总量10.9亿立方米,其中居民家庭用水6.4亿立方米。污水处理率94.1%。年末天然气用气人口774.4万人,天然气输供气35.8亿立方米,城市气化率94.1%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447.0万吨,无害化处理率100%
APP截图
下载地址
-
成都卫星地图2020版
其他版本下载
相关文章
查看所有评论>>网友评论共0条
精彩评论